首页 >> 疾病科普 > 正文

抑郁症患者有频繁自残行为怎么办?家属可以这样做

时间:2024-04-18 16:50:53 作者:重庆九五医院

重庆九五医院一级

国家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标准化试点

    “每次难受的时候,拿小刀划自己,我才觉得痛快”。来访者小依(化名)说在情绪爆发的情况下,感觉自己完全失去了对身体的控制。“我提醒着自己需要一点刺激,因而开始想到要自残。”
 

    同样,被抑郁困扰有自伤倾向的19岁小美(化名)说道,“自残让我感觉我自己还活着。”其实,在抑郁患者中,有自伤自残行为的患者不在少数,尤其是青少年患者。

01、为什么抑郁后会出现自伤自残行为呢?

    抑郁症之所以可怕,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大部分抑郁症患者都有过自残或自杀行为,危及生命安全。据调查统计,2/3的抑郁症患者有过自杀的念头,半数以上的患者尝试过自残行为。

    抑郁自残是由于情绪低落、内疚感、过度自卑,精神上非常痛苦或是压力产生的负性情绪不能够及时宣泄等原因,从而产生了轻生自杀或自残自伤的念头,因此会将自残行为作为一种发泄方式,认为肉体上的疼痛能够减轻以及覆盖精神的焦虑和不安,从而转移自身压抑情绪,缓解精神上痛苦,得到压力的释放。
 


    美国心理研究者布瑞森(Bresin)指出,当人们的消极情绪越多,他们从疼痛消退中获得的解脱感越强烈。如果他们经常体验到较多的负性情绪,尝试了常见的减压方式又无效,又急切地想快速摆脱消极体验的话,他们就很容易自伤、自残。

    在生理疼痛的释放中,负性情绪暂时得以减轻,这是自伤、自残反复出现的心理因素。而且,很多内心极度痛苦的人在自伤、自残时,只感受到很少的疼痛感,甚至完全不觉得疼,反而有放松、愉悦的感觉。

    所以有的人甚至会“自残成瘾”,接二连三地用这种方式来快速缓解压力,而且自残的程度越来越严重。对于伤口留疤,影响外貌和身体损害等不良结果,他们其实非常清楚,但就是控制不住。而且,有相当一部分自伤自残者属于“微笑型抑郁症”患者。

    他们平时刻意隐藏自己的痛苦,装作若无其事、甚至是阳光积极的样子。有的患者甚至把父母都瞒过去了,直到父母发现他们自残自伤、甚至是自杀身亡的那一刻,才知道自己孩子出问题了,追悔莫及!

    青少年一开始自残自伤时,并不是想结束自己的生命,相反,他们是为了自救,是想让自己心里好受一些,然后继续生活下去。所以,父母们要提高警惕,要留意孩子身上是否有不寻常的疤痕,尤其是刀划痕。

    如果有的话,父母千万不要轻易相信孩子所说的“我只是不小心弄伤了”,要对孩子投入更多的观察和关注,判断他们是否真正有自残自伤行为。

02、发现孩子自残自伤,父母要做好这几点

◍ 第一

    父母要意识到这是孩子快速释放压力的方式,这也就说明,孩子的内心已经压力山大了,急需更有效、更积极地释放压力。这时候,父母千万不要说他们“不爱惜自己的身体”,更不要批评他们,而应该理解、共情他们的痛苦,听他们说说自己的感受,遭受了什么痛苦的事。
 


◍ 第二

    当孩子的情绪相对平复下来后,父母找机会深入地跟孩子交流,找到自残自杀背后的原因。孩子自残自伤,往往意味着已经出现了抑郁发作,甚至很有可能是“微笑型抑郁症”。而抑郁症的主要根源,是孩子遭受了大量的叠加性心理创伤,而且不断自我否定。

    也就是说,孩子自残自伤的背后,到底有哪些叠加性心理创伤事件?父母要尽量找出来。有些叠加性心理创伤发生在孩子幼童、甚至婴幼儿时期,孩子自己也不记得了。但是他们往往会记得最近几年发生的。

    比如可能是父母或家里其他长辈的教育方式过于简单粗暴,要求过于严厉,太看重学习成绩,长期不顾孩子感受。又可能是他们在学校遭受了老师的不公平对待,或者被同学欺负,甚至是遭遇了校园欺凌。

◍ 第三

    及时带孩子就诊,评估病情。要是孩子的自杀念头很严重,最好带孩子到精神心理专科医院就诊,明确诊断,根据情况及时干预,出现不良情况时要及时跟医生沟通。

    父母还可以多了解精神心理方面的知识,帮助孩子解决心理根源上的问题,甚至可以让孩子接受专业的临床深度心理干预,修复主要的叠加性心理创伤。孩子自残自伤,是一件令人痛心的事。但如果这件事真的发生了,希望父母也要重视!

【申明:本文由第三方发布,内容不代表本网站的观点和立场。请读者仅作参考,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。本网发布或转载文章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,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。如因作品内容、知识产权和其它问题需要与本网联系的,请发邮件至23006896@qq.com;我们将会定期收集意见并促进解决。】

相关文章
重庆精神科医院哪家好
医院医生Recommened doctor
  • 侯润生

    侯润生门诊主任

    精神分裂症、双相情感障碍、抑郁症、焦虑症、强迫症、恐怖症、疑病症、以及儿童心理障碍、多动症、抽动症等多种疾病; 对精神、心理疾病的疑难杂症的诊治有很深的造诣。

    预约挂号    在线咨询

  • 李兰

    李兰主任医师,教授,业务院长

    精神障碍、情绪障碍、睡眠障碍、心理障碍的诊治和亲子教育、心理成长、人生规划的心理咨询、减压疏导

    预约挂号    在线咨询

  • 戴光明

    戴光明主任医师 教授

    脑血管病的发病机理及防治,癫痫的诊断与治疗,心身疾病及防治,医学心理咨询:焦虑、抑郁、头痛与睡眠障碍、强迫、恐惧、注意力不集中及学习、适应障碍等。

    预约挂号    在线咨询

医院科室Departmentsmore+
精神科 心理科 精神病 心理咨询 失眠症 焦虑症 躁狂症 抑郁症 精神分裂 神经衰弱
友情链接
重庆精神心理咨询
  • 重庆九五医院
  • 重庆九五医院
  • 大渡口心理咨询师协会
  • 医院地址:重庆市大渡口区新山村钢花路326号
  • 版权所有:重庆九五医院 联系电话:023-6887 6108
  • 官方微信小程序

  • 微信预约挂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