为什么孩子小动作多
文章来源:重庆九五医院
典型的“身体运动型”孩子,协调性好,过度的肢体动作是内心行为的需要,因而在生活中常表现为好动、小动作多。仔细分析,还有以下三方面因素。
从生理上讲,小学生正处在身体快速成长的时期,骨骼和肌肉的耐力都比较弱,一个动作不易坚持时间过长。同时他们的神经系统兴奋强于抑制,表现为活泼好动、精力充沛。从心理上讲。他们年龄小,注意力不稳定、不持久,无意注意占优势,有意注意在发展之中。科学研究证明:7-1 0岁的儿童有意注意可以连续集中20分钟左右,1 0一11岁的儿童在25分钟左右,1 2岁以后在30分钟左右。低年级学生的意志较薄弱,学习目的性不明确,自制力也较差,不能约束自己把注意力长时间地集中于教师的讲课内容,因此常常会搞一些与教学无关的、甚至对教学有影响的小动作,这似乎在情理之中。
有的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的,无心上学,认为学习是一种“负担”。因而,缺乏学习动力,那自然也就不会自觉地学习。在课堂上做小动作,也就很自然了。
小孩子做事很大程度上依靠兴趣,如果孩子对教师授课的内容不感兴趣,很自然地就不想听,感到厌烦,坐着无聊,往往也会做起小动作。
重庆九五医院一家专科医院,是我市一家集临床诊断、专业治疗、预防保健、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医院,有着强大的医生团队,帮助数千万名患者远离疾病,得到社会上人士的广泛好评。如有疑问,欢迎拨打我院的热线:023-68875977
上一篇:孩子小动作多该怎么办
下一篇:碰到性骚扰该怎么办